《美丽福建》系列丛书
东南网3月18日报导(福建日报记者 赵文娟)
初春暖阳照进福建省晚年书画艺术协会,墙上“书画艺坛,安康之家”八个大字金光熠熠。
92岁的黄文麟安坐中心,身边围坐着一群银发艺术家。他们面前摆放着11本厚重的《美丽福建》系列丛书。书中文艺荟萃,经过多元艺术视角,凝成展示八闽大地美丽风景、人文前史和制作经历的“年代万花筒”。
“这是1000多位老同志支付汗水所获得的硕果。”黄文麟摩挲着书脊,厚意地说道。
2013年,在时任省晚年书画协会会长黄文麟的建议下,全省晚年书画艺术协会的艺术家敞开了一场以“美丽福建”为主题的文明采流行。
这群“七十古来稀,八十不稀罕”的银发艺术家,用十年岁月走遍八闽山水,将一生才思凝成这套文明长卷。
心胸山河,翰墨当舟楫
老者们的文明长征,始于2013年初春。
彼时,党的十八大提出“制作美丽我国”的年代出题。闽江之畔,习近平总书记亲身擘画“机制活、工业优、群众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制作蓝图,犹如春雨滋润八闽大地。
黄文麟堕入深思:咱们这些翰墨半生的老同志,能为这幅年代画卷增加多么注脚?
在2013年新年作业计划会议上,黄文麟提议:由省晚年书画艺术协会牵头,安排展开《美丽福建》采风活动,记载八闽大地的年代革新,为美丽福建鼓与呼。建议一出,与会同志纷繁认同。
“永春县制作美丽村庄做得很好,‘三不准则’(不搞大拆大建、不套用城市规范、形形色色制作形式)很有特征,咱们决议从这儿开端试点。”
初春的永春县,桃溪泛起新绿。在当地宣扬部、老艺协、文联等部分的合作下,近百位老艺术家带着纸笔、扛着相机,穿行古厝巷陌,翻越层层茶田,看望企业工厂,走进冷巷人家,进行为期一周的采风。
在采风作业开端前,立异已成定调。“咱们做这套丛书,要与过往常见的书画展示有所区别。”在黄文麟看来,那些浸染着制作者汗水的实践经历和变革效果,正该化作老艺术家笔下的水墨画、飞白书,刻刀下的朱砂印,为八闽变革长卷增加年代认证。
经过十个月的淬炼,《美丽福建看永春——美哉桃园》终成。翻开厚重的封面,似乎进入文明大观园:书法、绘画、拍照、诗词、篆刻、剪纸等艺术如百花开放,图文并茂地展示永泰县的天然风景、前史人文、工业特色、风俗风俗、制作经历和效果。
《美丽福建看永春——美哉桃园》一出书,就在全省引起火热反应。《福建日报》以“美丽福建看永春”为题,宣布该书序文;时任省文联主席、文艺评论家许怀中称誉该书是赋有年代精神、明显地方特征的精品佳作,是书画艺术变革立异的有利探究。时任省领导和有关部分也予以热切赞扬。很快,这本书被讨取一空。
2014年起,省老艺协决议,在总结美丽福建看永春试点经历的基础上,以全省设区市和平潭归纳试验区为单位,持续展开采风创造。由省老艺协分组带队,各设区市老艺协、宣扬部、文联、社科联等活跃合作,构成一支有安排力、战斗力的采风部队。
制作美丽我国,步履不息,求索不止。党的十九大陈述中将我国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针内在,由本来的“富足、民主、文明、调和”八个字再加进“美丽”二字,并对制作“美丽我国”规划了明晰的路线图。“这对咱们《美丽福建》丛书的采风创造是一个极大的鼓动和鞭笞!”黄文麟说,这一喜讯让老艺协同志们决心愈加坚决,步履愈加坚实。
岁去弦吐箭,采著两相成。到2024年末,全省10个区域的采风创造使命已悉数完结。先后修改并揭露出书了11册《美丽福建》大型系列丛书,共收入文艺著作5688件。
恒心如磐,风雨共丹青
十年磨一剑,对年轻人而言是淬炼矛头的漫绵长路,对这群银发艺术家来说,更是一场熔铸文明火种的壮行。
2013年,《美丽福建》系列丛书开端采风撰写。彼时,黄文麟已80岁高龄。
“我每天都仔细看中心新闻联播、《福建日报》、福建新闻联播,《美丽福建》系列丛书采风作业开端后,我特别重视各地美丽制作状况,寻觅创造亮点,这也成为另一种采风方法。”黄文麟有个习气:床头一向放着钢笔和簿本,晚上睡着前,忽然想起今日新闻里有什么好词、好句、好提法,就立刻侧身翻开床头桌灯,将脑海中的头绪记下来,生怕一觉起来忘了。
话音未落,身旁的主编许步书笑道:“有时深夜10点后,还能接到黄老的电话。年过八旬,反倒成了‘夜猫子’了!”满座老者纷繁笑了起来。
这份坚韧执着,化作接力传承的星火。《美丽福建》系列丛书主编许步书有丰厚的修改经历,写作很有文采。在修改《美丽福建看龙岩——红辉绿韵》期间,为了赶出书时刻,许步书刚做完腰部手术,便趴在病榻上,逐幅逐字地审稿、编稿;编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林子利,忘却古稀之年,不光参加采风作业,还十年如一日担负起联络、交流、和谐的桥梁枢纽使命,因他就事仔细细致、效率高,被团队称为“大管家”……
十年来,老者们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奔走在一线采风和创造路上——采风团中年岁最大的是编委会常务副主任、省老艺协常务副会长应稚,坚持采风到92岁;年近八旬的女拍照家陈碧珍,一次在三明钢铁厂采风时,为了拍照一个最佳视点,竟冲进雨中,躺在湿漉漉的地上拍照;78岁的老画家王兆琴,登上厦门市同安区兵营村一座山坡上正在制作中的五层楼顶,从高处速写了兵营村的全貌,后又重复构思,三易画稿,创造了题为“阳光照射下的兵营村”的国画……这些画面不过是千余位银发耕耘者的剪影。
在曩昔十年里,除了撰写《美丽福建》系列丛书,省老艺协的艺术家们还完结了另一项“大工程”:出书了《福建历代名人书画选集》(一、二卷),书中选编了福建自唐宋以来知名人士的书画著作。有艺术界人士点评:“这是许多书画名家从前想做而未做成的事,现在却被老艺协做成了,真是难能可贵!”
这些凝聚长者才调与辛劳的艺术结晶,正从书斋案头走向社会讲堂,成为惠及群众的公共文明财物。
“《美丽福建》系列丛书以多种艺术著作为载体,展示了福建天然文明的多元相貌,留存了美丽福建制作的名贵经历,成为见证曩昔、记载现在和照鉴未来的稀少难得的档案史料。该丛书保藏于福建省档案馆,有助于我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效果。”福建省档案馆有关负责人说。
“《美丽福建》系列丛书特别杰出展示在新的前史时期福建经济社会的严重开展和光辉制作效果,将福建的多元魅力展示给群众,为读者了解、研讨福建供给了详尽丰厚的文献资料。该系列丛书的捐献典礼将于近来在省图书馆举行,这将有助于推行八闽文明,让更多的读者获益。”福建省图书馆有关负责人说。
“咱们是党培育的干部,遵从着习近平总书记‘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的指示,为推动我国式现代化发挥余光余热理所应当。”黄文麟的指尖拂过《美丽福建看永春——美哉桃园》卷中十年前的著作,“更何况,这十年来咱们许多老同志的书画技法,可比曾经前进多了!”话音刚落,满室笑声回旋。
让书画艺术赋能新福建制作
□省文联主席 陆开锦
经过十年的文明长征,《美丽福建》十一册大型书画丛书,在新我国75周年生日之际悉数出书发行,为国庆献上一份厚礼。近来省委宣扬部还将在省图书馆为“八闽书房”举行丛书捐献典礼,这是我省书画创造开展史上添砖加瓦的一件喜事,值得道贺!
《美丽福建》丛书,是为省内外广大读者供给的一席具有年代精神的文明盛宴。它是一套集诗、书、画、影、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丛书,是我省老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汇编,著作类别完全,形式多样,体裁广泛,风格悬殊,让读者享受到视觉与精神上的愉悦。
《美丽福建》丛书,是一场艺术与经历磕碰的才智之花,立异之举,是变革经历宣讲台。丛书让人们看到各地的变革效果,看到广大人民对路途自傲、理论自傲、准则自傲、文明自傲的情怀。艺术家各施其才,各显神通,用自己的翰墨言语,用书画等艺术形式,讴歌福建山河之美、人文之美。
《美丽福建》丛书,是一曲浸透古韵与新姿的形象赞歌。丛书中不光有古代近代赞许当地风景的诗词,还有创造的各种新诗词,不光有古代的名人故事,更有今世的英烈、年代榜样的史诗等。丛书著作的主色调极力显示习近平新年代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思维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身擘画的“机制活、工业优、群众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蓝图,以及八闽儿女撸起袖子获得杰出效果的新篇章。
纵览这套丛书,能够领悟到它的许多一起之美,正如黄文麟同志所归纳的:用图像点着视觉形象之美,用诗词展示年代精神之美,用书法凸显变革经历之美,用镜头捕捉场景典型之美,用艺术讴歌八闽职业之美。一览系列丛书,满眼绿水青山,对新鲜福建作了形象的诠释,它为宣扬美丽福建添砖加瓦,为传承宏扬中华优异传统文明作出活跃奉献。
“寻常识得春风面,姹紫嫣红总是春。”经过阅览赏识《美丽福建》丛书,让咱们一起感触新年代姹紫嫣红的新福建。
黄文麟正在写书法。(受访者供图)
篆刻《美丽福建》(作者 林圣团)
篆刻《两岸一家亲》(作者 邹金焰)
国画《宁化陈塘赤军医院原址群》(作者 许步书)
闽越春秋 (拍照 林建华)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拍照 念望舒)